吴晓波频道
胡雪岩
红顶商人哲学
1. 先义后利
2. 真不二价
3. 死傍大佬
学习胡雪岩后果:
依附政府官僚 --> 丧失独立人格
钻营寻租哲学 --> 败坏吏政次序
商业模式落后 --> 缺乏现代精神
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?
费正清回答: 西方人专注产品;中国人专注特权。
通天大厦
1908年前后 | 纽约胜家大厦 大都会人寿大厦 | 金融危机席卷全美 数百家中小银行倒闭 |
1913年末 | 伍尔沃斯大厦 | 美国经济收缩 |
1920年代末- 1930年代初 | 克莱斯勒大厦 帝国大厦 | 纽约股市崩盘 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 |
1970年代 | 纽约世贸中心 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再夺全球最高 | 发生石油危机 全球经济衰退 |
1997年 | 吉隆坡双子塔楼 世界第一高楼 | 东亚金融危机爆发 |
2008年 |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|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|
2010年 | 828米迪拜塔 | 中东地区爆发债务危机 |
晋商
山西现象
1. 地上文物全国第一
2. 千年不出一个状元
3. 地下资源中原第一
4. 百年晋商难以传承
历史上山西发达原因:盐(明朝开始独享盐利120年),钱,煤
山西商人哲学:
1. 义利文化:义利并举,修关公庙
2. 大院文化:消费模式,光宗耀祖
3. 官商文化:家中有人从商,有人从政,官商联姻;
山西盐商衰落 --> 徽商崛起: 原因江南出现盐场
雷履泰:1832年开办钱庄,研制密码本;1850年太平天国,京饷和协饷也交给钱庄办理;
山西商人在钱庄上创建:
1. 股俸制 --> 股份制
2. 顶身股
山西票商衰落:只做官商,垄断行业,拒绝转型;同时西方银行进入中国;
状元
605年隋朝开始科举制度,延续至1905年,中间产生599个状元。
唐朝:45个北方人;10个南方人
宋朝:34个北方人;79个南方人
明朝:11个北方人;78个南方人
清朝:18个北方人;96个南方人
1. 经济最发达地区,状元最多。
2. 大部分状元:太子党,显贵家族成员
3. 苏州的紫阳书院出状元最多
4. 富二代会读书,原因:为了保持家族富贵需要官场有人
5. 状元是资本密集型的家族投资
6. 状元往往高分低能
状元之后
1. 壮大家族利益
2. 荫庇家族子弟
3. 实现家族联姻
状元之累
1. 能力未必强
2. 名誉负担重
3. 家族拖累多
政商关系
春秋:商人地位高;可与诸侯分庭抗礼
汉朝
汉初:出现大富豪(前十位八位民间): 冶铁,盐业;
汉景帝发布削藩令,引发七国之乱,中央政府缺钱,但是商人因为看不清楚形势不愿借钱给政府;
汉武帝为了统一国家,避免在出现财政危机,推出盐铁专营政策,收归国有;
中国政府:赋税收入+专营收入
政府部门:金曹(汉朝)--> 榷务司(隋朝) -->盐铁司-->邮传部(晚清)-->国资委(中华民国)-->国资委+发改委
治理思想:国家的赋税轻,但是政府财政富足-->原因就是垄断行业的利润高
结果:
1. 充分的财政收入维持对内和对外的稳定;
2. 中央掌握重要资源,以遏制地方和民间的对抗;
中国同时是重商国家,也是贬商国家;
西方处理政商关系:纳税人意识
1. 政府是一种提供保护和公正而收取税金作为回报的组织,即我们雇政府建立和实施所有权
2. 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,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。国家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
西方因为战争,导致国王财政危机,然后向商人借钱同时给商人开具欠条,从而形成分庭抗礼
中国:为了控制经济,控制行业准入,老百姓通过花钱购买经营权,形成特许经营。
商业环境特点:
1. 寻租空间大
2. 官商特征明显
3. 政权缺乏契约精神
商人特点:
1. 以商致富,以宦贵之:有钱后,加强和政治关系(贿赂官员,培养子弟从政)
2. 以末汇财,用本守之:有钱后,买地来保全财富(土地成为避险性投资)
3. 奢侈斗富,不过三代:有钱后,马上消费
中国是一个古典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国家: 80%粮食80%土地可以自由贸易,民间信用非常高(宗族社会)
中国是一个只有底层,没有顶层的市场经济:导致中国不是一个完整的市场经济国家
1945年蒋介石迁都回南京,回收沿海的工业(东北,华北,华东),到底是国营,还是民营出现争论。
宋子文代表的国营派获胜,控制95%。荣德生(当时最大的民营企业家)致信宋子文反对国营化,被直接无视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